苏过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復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为十卷),已佚。清干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釐为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誌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干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送孙志康
|
苏过 | 宋 | 237 |
和大人游罗浮山
|
苏过 | 宋 | 236 |
小雪
|
苏过 | 宋 | 229 |
次韵谢民师
|
苏过 | 宋 | 225 |
次韵大人与藤守游东山
|
苏过 | 宋 | 222 |
和吕居仁宿盘溪
|
苏过 | 宋 | 220 |
寄题抚松堂
|
苏过 | 宋 | 214 |
次韵任况之
|
苏过 | 宋 | 203 |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七
|
苏过 | 宋 | 200 |
刘晦叔挽词二首 其二
|
苏过 | 宋 | 199 |
次韵和韩君表读渊明馈曾存之酒唱酬之什
|
苏过 | 宋 | 198 |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三
|
苏过 | 宋 | 192 |
题刘均国所藏燕公山水图
|
苏过 | 宋 | 191 |
送乡僧世鹏游嵩少
|
苏过 | 宋 | 175 |
次韵叶守端阳日湖上宴集
|
苏过 | 宋 | 166 |
和新葺南园
|
苏过 | 宋 | 155 |
次韵叔父俗罢
|
苏过 | 宋 | 147 |
渡泉峤出诸山之顶
|
苏过 | 宋 | 145 |
颜乐堂
|
苏过 | 宋 | 127 |
和叔宽田园六首 其五
|
苏过 | 宋 | 124 |
和叔宽赠李方叔
|
苏过 | 宋 | 113 |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
苏过 | 宋 | 110 |
次韵曲水泛舟四首 其四
|
苏过 | 宋 | 109 |
叔父生日 其二
|
苏过 | 宋 | 107 |
湖阴有隐君子作轩曰独乐乡人常希古为赋诗属予同作寄之
|
苏过 | 宋 | 104 |
北山杂诗十首 其八
|
苏过 | 宋 | 103 |
雨中游柳溪呈志康诸公
|
苏过 | 宋 | 102 |
横山道中
|
苏过 | 宋 | 102 |
借书
|
苏过 | 宋 | 100 |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 其四
|
苏过 | 宋 |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