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赞》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为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
张栻 | 宋 | 673 |
送鲜于大任入成都幕
|
张栻 | 宋 | 612 |
送八兄
|
张栻 | 宋 | 609 |
襄州护漕使者张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记辞多慷慨予读而壮之且想斯亭观览之胜为赋此
|
张栻 | 宋 | 559 |
淳熙乙未春予有桂林之役自湘潭往省先茔以二月二日过碧泉与客煮茗泉上徘徊久之
|
张栻 | 宋 | 554 |
湖南参议宋与道奉祠归崇安里中赋此以别
|
张栻 | 宋 | 546 |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
张栻 | 宋 | 544 |
送范伯崇
|
张栻 | 宋 | 528 |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 其二
|
张栻 | 宋 | 523 |
重九陪详刑护漕东西楼之集
|
张栻 | 宋 | 501 |
早秋湖亭
|
张栻 | 宋 | 487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
|
张栻 | 宋 | 446 |
二月十日野步城南晚与吴伯承诸友饮裴台分韵得江字
|
张栻 | 宋 | 425 |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其五
|
张栻 | 宋 | 414 |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菊隠
|
张栻 | 宋 | 408 |
赋郑子礼寿芝堂
|
张栻 | 宋 | 368 |
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
|
张栻 | 宋 | 355 |
和德美韩吏部笋诗
|
张栻 | 宋 | 355 |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
|
张栻 | 宋 | 347 |
送舜臣抚干表兄赴部
|
张栻 | 宋 | 344 |
陪舍人兄过陈仲思溪亭深有买山卜邻之意舍人兄预以颛壑见名因成古诗赠仲思
|
张栻 | 宋 | 340 |
留题金山寺
|
张栻 | 宋 | 334 |
城南杂咏二十首 东渚
|
张栻 | 宋 | 333 |
展省龙塘有作
|
张栻 | 宋 | 332 |
李仁父寄茯苓酥赋长句谢之
|
张栻 | 宋 | 330 |
和择之赋泉声
|
张栻 | 宋 | 329 |
王长沙梅园分韵得林字
|
张栻 | 宋 | 324 |
有怀安国
|
张栻 | 宋 | 308 |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 其一
|
张栻 | 宋 | 303 |
方广寺睡觉
|
张栻 | 宋 | 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