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为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为第四十九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虚飘飘
|
黄庭坚 | 宋 | 157 |
送陈萧县
|
黄庭坚 | 宋 | 157 |
答明略并寄无咎
|
黄庭坚 | 宋 | 157 |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
|
黄庭坚 | 宋 | 156 |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其三
|
黄庭坚 | 宋 | 156 |
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 其五
|
黄庭坚 | 宋 | 156 |
次韵雨丝云鹤二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56 |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其二
|
黄庭坚 | 宋 | 156 |
上冢
|
黄庭坚 | 宋 | 156 |
铜官僧舍得尚书郎赵宗闵墨竹一枝笔势妙天下为作小诗二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56 |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56 |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
|
黄庭坚 | 宋 | 156 |
送杜子卿归西淮
|
黄庭坚 | 宋 | 156 |
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 其三
|
黄庭坚 | 宋 | 156 |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其五
|
黄庭坚 | 宋 | 155 |
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
|
黄庭坚 | 宋 | 155 |
句 其一一
|
黄庭坚 | 宋 | 155 |
呈马粹老范德孺
|
黄庭坚 | 宋 | 155 |
宿观山
|
黄庭坚 | 宋 | 155 |
寄怀赵正夫奉议
|
黄庭坚 | 宋 | 155 |
次韵师厚五月十六日视田悼李彦深
|
黄庭坚 | 宋 | 155 |
观世音赞六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55 |
寄别陈氏妹
|
黄庭坚 | 宋 | 155 |
次韵曾都曹喜雨
|
黄庭坚 | 宋 | 155 |
八音歌赠晁尧民
|
黄庭坚 | 宋 | 155 |
故江阳杨君画像赞
|
黄庭坚 | 宋 | 154 |
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 其四
|
黄庭坚 | 宋 | 154 |
梦李白诵竹枝词三迭 其三
|
黄庭坚 | 宋 | 154 |
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纯款语作长句呈道纯
|
黄庭坚 | 宋 | 153 |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其八
|
黄庭坚 | 宋 | 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