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为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为第四十九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吏部苏尚书右选胡侍郎皆和鄙句次韵道谢
|
黄庭坚 | 宋 | 176 |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76 |
同钱志仲饭藉田钱孺文官舍
|
黄庭坚 | 宋 | 176 |
泐潭干和尚真赞
|
黄庭坚 | 宋 | 175 |
赠李彦深
|
黄庭坚 | 宋 | 175 |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王稚川行李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此他日醉时与叔原所咏因以为韵 其九
|
黄庭坚 | 宋 | 175 |
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首 其二
|
黄庭坚 | 宋 | 175 |
再答冕仲
|
黄庭坚 | 宋 | 175 |
句 其八
|
黄庭坚 | 宋 | 174 |
寄舒申之户曹
|
黄庭坚 | 宋 | 174 |
赠赵言
|
黄庭坚 | 宋 | 174 |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 其五
|
黄庭坚 | 宋 | 174 |
春雪呈张仲谋
|
黄庭坚 | 宋 | 173 |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 其五
|
黄庭坚 | 宋 | 173 |
钱塘旧游
|
黄庭坚 | 宋 | 172 |
放言十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72 |
奉同子瞻韵寄定国
|
黄庭坚 | 宋 | 172 |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72 |
庞道者名悟超赞
|
黄庭坚 | 宋 | 170 |
流水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70 |
赠陈师道
|
黄庭坚 | 宋 | 170 |
读方言
|
黄庭坚 | 宋 | 170 |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其一一
|
黄庭坚 | 宋 | 170 |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其三
|
黄庭坚 | 宋 | 170 |
毁璧
|
黄庭坚 | 宋 | 169 |
戏书效乐天
|
黄庭坚 | 宋 | 169 |
会稽竹箭为蕲春傅尉作
|
黄庭坚 | 宋 | 169 |
铜官悬望五松山
|
黄庭坚 | 宋 | 169 |
高至言筑亭于家圃以奉亲总其观览之富命曰溪亭乞余赋诗余先君之敝庐望高子所筑不过十牛鸣地耳故余未尝登临而得其胜处
|
黄庭坚 | 宋 | 169 |
辛酉憩刀坑口
|
黄庭坚 | 宋 |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