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为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为第四十九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喜知命弟自青原归
|
黄庭坚 | 宋 | 142 |
和师厚栽竹
|
黄庭坚 | 宋 | 142 |
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42 |
戏呈孔毅父
|
黄庭坚 | 宋 | 142 |
次韵郭明叔长歌
|
黄庭坚 | 宋 | 142 |
六月十七日昼寝
|
黄庭坚 | 宋 | 142 |
次韵张昌言给事喜雨
|
黄庭坚 | 宋 | 141 |
再和答张仲谋陈纯益兄弟
|
黄庭坚 | 宋 | 141 |
谢仲谋示新诗
|
黄庭坚 | 宋 | 141 |
避暑李氏园二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41 |
睡鸭
|
黄庭坚 | 宋 | 140 |
和程德裕颂五首 其五
|
黄庭坚 | 宋 | 140 |
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捲彷佛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今春有自淮南来者道扬州事戏以前韵寄王定国二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40 |
拟古杂言
|
黄庭坚 | 宋 | 140 |
次韵赏梅
|
黄庭坚 | 宋 | 140 |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
|
黄庭坚 | 宋 | 140 |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40 |
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 其二
|
黄庭坚 | 宋 | 140 |
寄晁元忠十首 其八
|
黄庭坚 | 宋 | 140 |
孙不愚索饮九日酒已尽戏答一篇
|
黄庭坚 | 宋 | 140 |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40 |
次韵感春五首 其三
|
黄庭坚 | 宋 | 140 |
句 其一八
|
黄庭坚 | 宋 | 139 |
赣上食莲有感
|
黄庭坚 | 宋 | 139 |
同世弼韵作寄伯氏在济南兼呈六舅祠部
|
黄庭坚 | 宋 | 139 |
失紫竹柱杖颂
|
黄庭坚 | 宋 | 139 |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其六
|
黄庭坚 | 宋 | 139 |
寄季张
|
黄庭坚 | 宋 | 139 |
次韵感春五首 其一
|
黄庭坚 | 宋 | 139 |
戏答宣叔颂
|
黄庭坚 | 宋 | 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