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为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为第二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答问颂五首 其二
|
释守卓 | 宋 | 54 |
师自作真赞 其二
|
释守卓 | 宋 | 54 |
寄徐师利 其二
|
释守卓 | 宋 | 54 |
送慈侍者宁亲
|
释守卓 | 宋 | 54 |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一
|
释守卓 | 宋 | 54 |
僧问六相义因示以偈
|
释守卓 | 宋 | 54 |
偈十九首 其七
|
释守卓 | 宋 | 54 |
偈十九首 其一○
|
释守卓 | 宋 | 54 |
偈二十四首 其九
|
释守卓 | 宋 | 54 |
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
释守卓 | 宋 | 53 |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一
|
释守卓 | 宋 | 53 |
岩头甘贽家过夏因缘二颂 其二
|
释守卓 | 宋 | 53 |
答问颂五首 其四
|
释守卓 | 宋 | 53 |
师自作真赞 其四
|
释守卓 | 宋 | 53 |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箇中精淳之趣 其四
|
释守卓 | 宋 | 53 |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三
|
释守卓 | 宋 | 52 |
赞灵源和尚二首 其一
|
释守卓 | 宋 | 52 |
偈十九首 其五
|
释守卓 | 宋 | 52 |
睦州担板
|
释守卓 | 宋 | 51 |
偈十九首 其一六
|
释守卓 | 宋 | 51 |
偈二十四首 其二
|
释守卓 | 宋 | 51 |
师自作真赞 其六
|
释守卓 | 宋 | 50 |
拟寒山四首 其二
|
释守卓 | 宋 | 50 |
山中偶作五首 其三
|
释守卓 | 宋 | 50 |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三
|
释守卓 | 宋 | 50 |
勉初志
|
释守卓 | 宋 | 50 |
山中偶作五首 其五
|
释守卓 | 宋 | 49 |
会同风
|
释守卓 | 宋 | 48 |
师自作真赞 其五
|
释守卓 | 宋 | 48 |
小偈四首寄示心然道人聊资体味以进箇中精淳之趣 其二
|
释守卓 | 宋 |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