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佑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佑五年(一○六○),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谥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誌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为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浚、颜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为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为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赠勤师
|
蔡襄 | 宋 | 248 |
过白乐天坟
|
蔡襄 | 宋 | 247 |
至和杂书五首 八月九日
|
蔡襄 | 宋 | 247 |
春野亭待月有怀
|
蔡襄 | 宋 | 246 |
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 其一
|
蔡襄 | 宋 | 246 |
耕园驿佛桑花
|
蔡襄 | 宋 | 246 |
华严院西轩见芍药两枝追想吉祥赏花慨然有感寄呈才翁 其一
|
蔡襄 | 宋 | 246 |
广陵
|
蔡襄 | 宋 | 245 |
题福州释迦院幽幽亭
|
蔡襄 | 宋 | 245 |
十五日游龙华净明两院值雨
|
蔡襄 | 宋 | 245 |
客有至自京师言诸公春间多会于元伯园池因念昔游辄形篇咏
|
蔡襄 | 宋 | 245 |
徐虞部以龙尾石砚邀予第品仍授来使持还书府
|
蔡襄 | 宋 | 245 |
羣玉殿赐宴
|
蔡襄 | 宋 | 244 |
游龙门香山寺
|
蔡襄 | 宋 | 244 |
宿黄蘗听彬长老谭禅
|
蔡襄 | 宋 | 244 |
和运使学士芍药篇
|
蔡襄 | 宋 | 244 |
嘉佑辛丑蒙召还京二月八日道过陆氏之门因观小栏花卉
|
蔡襄 | 宋 | 244 |
句 其四
|
蔡襄 | 宋 | 244 |
漳南十咏 龙台
|
蔡襄 | 宋 | 243 |
唐彦猷挽词 其二
|
蔡襄 | 宋 | 243 |
碧峯亭
|
蔡襄 | 宋 | 242 |
暮春登南门
|
蔡襄 | 宋 | 242 |
病中偶书二首 其二
|
蔡襄 | 宋 | 242 |
丙申五月游兴化西门上溪
|
蔡襄 | 宋 | 242 |
李阁使新种洛花 其二
|
蔡襄 | 宋 | 242 |
四月池上
|
蔡襄 | 宋 | 242 |
登府店福昌山阁
|
蔡襄 | 宋 | 241 |
经林逋旧居二首 其二
|
蔡襄 | 宋 | 241 |
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其二
|
蔡襄 | 宋 | 240 |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其四
|
蔡襄 | 宋 | 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