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2024

苏轼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名 作者 朝代 热度
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復禅师病甚不可不一问既见则有间矣明日阻风復留见之作三绝句呈闻復并请转呈参寥子各赋数首 其三
苏轼 119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其二
苏轼 102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其一
苏轼 97
宋叔达家听琵琶
苏轼 97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94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苏轼 93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其一
苏轼 93
过杞赠马梦得
苏轼 92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其二
苏轼 92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轼 92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苏轼 92
凤翔八观 东湖
苏轼 91
弔徐德占
苏轼 91
同年王中甫挽词
苏轼 91
狄咏石屏
苏轼 91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隠宅图
苏轼 91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其五
苏轼 91
次韵王定国扬州倅
苏轼 90
屈原塔
苏轼 90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苏轼 89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二首 其二
苏轼 89
送蔡冠卿知饶州
苏轼 89
次韵三舍人省上
苏轼 89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其一
苏轼 89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
苏轼 89
赠上天竺辩才师
苏轼 89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苏轼 88
次韵杨褒早春
苏轼 88
寄虎儿
苏轼 88
张无尽过黄州徐君猷为守有四侍人姓为孙姜阎齐适张夫人携其一往婿家既暮復还乃阎姬也最为徐所宠因书绝句云
苏轼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