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历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为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为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秘书少监(同上书《秘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为序,遂以失职丐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为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四十四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岸树二首 其一
|
杨万里 | 宋 | 115 |
崇德道中望福严寺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芗林五十咏 泛宅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芗林五十咏 寓斋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芗林五十咏 醉石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芗林五十咏 鹅篆滩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芗林五十咏 梅坡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芗林五十咏 槐阴墿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芗林五十咏 听水亭
|
杨万里 | 宋 | 115 |
小楼晚眺云日
|
杨万里 | 宋 | 115 |
花下夜饮
|
杨万里 | 宋 | 115 |
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凉寺即古石头城三首 其二
|
杨万里 | 宋 | 115 |
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 菊
|
杨万里 | 宋 | 115 |
圩丁词十解 其六
|
杨万里 | 宋 | 115 |
将睡四首 其一
|
杨万里 | 宋 | 115 |
将睡四首 其四
|
杨万里 | 宋 | 115 |
五更入宣城诣天庆观朝谒
|
杨万里 | 宋 | 115 |
跋天台王仲言乞米诗
|
杨万里 | 宋 | 115 |
梅花二首 其二
|
杨万里 | 宋 | 115 |
过杨二渡三首 其一
|
杨万里 | 宋 | 115 |
宿青山市四首 其三
|
杨万里 | 宋 | 115 |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 竹隠
|
杨万里 | 宋 | 115 |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 已矣轩
|
杨万里 | 宋 | 115 |
和王道父山歌二首 其二
|
杨万里 | 宋 | 115 |
闷歌行十二首 其五
|
杨万里 | 宋 | 115 |
隔岸
|
杨万里 | 宋 | 115 |
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
|
杨万里 | 宋 | 115 |
甲寅二月十八日牡丹初发
|
杨万里 | 宋 | 115 |
赏牡丹
|
杨万里 | 宋 | 115 |
题王才臣南山隠居六咏 竹亭
|
杨万里 | 宋 |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