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不寝
|
杜牧 | 唐 | 219 |
为人题赠二首 一
|
杜牧 | 唐 | 219 |
李给事中敏二首 二
|
杜牧 | 唐 | 219 |
新柳
|
杜牧 | 唐 | 219 |
子规
|
杜牧 | 唐 | 218 |
梦中语
|
杜牧 | 唐 | 218 |
嘲妓
|
杜牧 | 唐 | 218 |
闻角
|
杜牧 | 唐 | 218 |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
杜牧 | 唐 | 218 |
夜雨
|
杜牧 | 唐 | 217 |
蛮中醉
|
杜牧 | 唐 | 217 |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五
|
杜牧 | 唐 | 217 |
句
|
杜牧 | 唐 | 217 |
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
|
杜牧 | 唐 | 217 |
念昔游三首 二
|
杜牧 | 唐 | 216 |
题孙逸人山居
|
杜牧 | 唐 | 216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三
|
杜牧 | 唐 | 216 |
汴人舟行荅张祜
|
杜牧 | 唐 | 216 |
送太昱禅师
|
杜牧 | 唐 | 216 |
秋感
|
杜牧 | 唐 | 216 |
破镜
|
杜牧 | 唐 | 215 |
偶题
|
杜牧 | 唐 | 215 |
忆归
|
杜牧 | 唐 | 215 |
题横江馆
|
杜牧 | 唐 | 215 |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
杜牧 | 唐 | 215 |
南楼夜
|
杜牧 | 唐 | 215 |
山石榴
|
杜牧 | 唐 | 215 |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
杜牧 | 唐 | 214 |
题禅院
|
杜牧 | 唐 | 214 |
东兵长句十韵
|
杜牧 | 唐 | 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