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
杜牧 | 唐 | 433 |
八六子
|
杜牧 | 唐 | 418 |
渡吴江
|
杜牧 | 唐 | 409 |
鸳鸯
|
杜牧 | 唐 | 368 |
梅
|
杜牧 | 唐 | 354 |
寄李播评事
|
杜牧 | 唐 | 328 |
南陵道中
|
杜牧 | 唐 | 319 |
瑶瑟
|
杜牧 | 唐 | 319 |
旅情
|
杜牧 | 唐 | 311 |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
杜牧 | 唐 | 309 |
七夕
|
杜牧 | 唐 | 303 |
张好好诗
|
杜牧 | 唐 | 303 |
题水西寺
|
杜牧 | 唐 | 288 |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
杜牧 | 唐 | 280 |
寄题甘露寺北轩
|
杜牧 | 唐 | 276 |
送牛相出镇襄州
|
杜牧 | 唐 | 274 |
感怀诗一首
|
杜牧 | 唐 | 272 |
春日寄许浑先辈
|
杜牧 | 唐 | 267 |
寄宣州郑谏议
|
杜牧 | 唐 | 267 |
题白云楼
|
杜牧 | 唐 | 264 |
闲题
|
杜牧 | 唐 | 264 |
哭李给事中敏
|
杜牧 | 唐 | 263 |
伤友人悼吹箫妓
|
杜牧 | 唐 | 263 |
寄远
|
杜牧 | 唐 | 263 |
池州送孟迟先辈
|
杜牧 | 唐 | 262 |
念昔游三首 一
|
杜牧 | 唐 | 261 |
出关
|
杜牧 | 唐 | 260 |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周岁公宰昭应牧在淮南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用以投寄
|
杜牧 | 唐 | 260 |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覩圣功辄献歌咏
|
杜牧 | 唐 | 257 |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
杜牧 | 唐 | 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