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溪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为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为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谥忠定。纲为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溪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为底本,校以清初《梁溪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四月六日离容南陆行趋藤山路崎岖然夹道皆松阴山俺田家景物类闽中殊可喜也赋古风一篇
|
李纲 | 宋 | 113 |
同陈使君登香山寺豁亭
|
李纲 | 宋 | 113 |
遣兴二首 其一
|
李纲 | 宋 | 113 |
家问自闽中转来走笔寄诸弟
|
李纲 | 宋 | 113 |
北归将自英韶趋江表因游清远峡碧落洞谒六祖于曹溪望韶石渡庾岭皆峤南绝景也适江西道梗遵海而归此志不遂赋五绝见意 碧落洞
|
李纲 | 宋 | 113 |
南安岩恭谒定光圆应禅师二首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送季言弟还锡山省先壠四首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送季言弟还锡山省先壠四首 其三
|
李纲 | 宋 | 113 |
叶梦授龙图同游丹霞见和四绝句再次前韵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 其一三
|
李纲 | 宋 | 113 |
宿开平寺去剑浦二十里有泉石之胜曩与郡守谢德夫同游今一纪矣溪山草木依然住持犹旧人也感嘆有作二首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温泉二绝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题止戈堂二首奉呈安抚程待制 其一
|
李纲 | 宋 | 113 |
初入潭州二首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自天宁迁居城东报国寺
|
李纲 | 宋 | 113 |
初食荔枝四绝句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初食荔枝四绝句 其四
|
李纲 | 宋 | 113 |
读庄子六绝句 其六
|
李纲 | 宋 | 113 |
正之復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六
|
李纲 | 宋 | 113 |
哭许崧老右丞二首 其二
|
李纲 | 宋 | 113 |
梁溪四友赞序 虚心赞
|
李纲 | 宋 | 113 |
如如轩赞
|
李纲 | 宋 | 113 |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一一
|
李纲 | 宋 | 113 |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一二
|
李纲 | 宋 | 113 |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 其一六
|
李纲 | 宋 | 113 |
故赠谏议大夫了斋陈公真赞
|
李纲 | 宋 | 113 |
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
|
李纲 | 宋 | 112 |
用前韵留别诸弟
|
李纲 | 宋 | 112 |
吴江五首 其三
|
李纲 | 宋 | 112 |
吴江五首 其四
|
李纲 | 宋 |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