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溪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为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为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谥忠定。纲为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溪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为底本,校以清初《梁溪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邓纯彦家兰盛开见借一本 其四
|
李纲 | 宋 | 166 |
墨戏六首 枯折
|
李纲 | 宋 | 166 |
小亭中作荼醾架遂试新花与客对饮
|
李纲 | 宋 | 166 |
送李似之舍人归连江旧隐二首 其一
|
李纲 | 宋 | 166 |
谒寇忠愍祠堂六首 其五
|
李纲 | 宋 | 165 |
和渊眀拟古九首 其九
|
李纲 | 宋 | 165 |
陈国佐左司寄示天台山图以绝句两章报之 其二
|
李纲 | 宋 | 165 |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 其四
|
李纲 | 宋 | 165 |
车钱峰
|
李纲 | 宋 | 165 |
午暑憇夜明馆道傍清流激湍可爱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 其一
|
李纲 | 宋 | 165 |
次韵畴老赠丹霞三篇并寄丹霞以代简书 送次丹霞归瑞光岩韵 其二
|
李纲 | 宋 | 165 |
宿安仁云锦堂
|
李纲 | 宋 | 165 |
三月二十五日邀吴民瞻郑梦锡李似之陈巽达周元仲游贤沙凤池二首 贤沙
|
李纲 | 宋 | 164 |
邓纯彦家兰盛开见借一本 其一
|
李纲 | 宋 | 164 |
申伯见和拙句且示七言律诗两章有未肯承当制科之意次韵报之 其一
|
李纲 | 宋 | 164 |
陈几叟以了翁所作默堂箴见示且求余言拾其遗意作四绝句 其四
|
李纲 | 宋 | 164 |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谤不敢取道衡岳有感五首 其五
|
李纲 | 宋 | 164 |
子弟辈游天池余以病不果往
|
李纲 | 宋 | 163 |
胡笳十八拍 第四拍
|
李纲 | 宋 | 163 |
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 其七
|
李纲 | 宋 | 163 |
鸡窠岩
|
李纲 | 宋 | 163 |
次韵陈中玉大卿见赠 其二
|
李纲 | 宋 | 163 |
次韵志宏见示春雪长句
|
李纲 | 宋 | 162 |
十二咏 磬塘
|
李纲 | 宋 | 161 |
蒙恩除荆湖广南宣抚兼知潭州具奏辞免 其二
|
李纲 | 宋 | 161 |
容南道中二首 其一
|
李纲 | 宋 | 161 |
再用陈园韵示邓志宏
|
李纲 | 宋 | 161 |
罗修撰宠示龙兴老碑刻
|
李纲 | 宋 | 161 |
船场岩
|
李纲 | 宋 | 161 |
宿栖真馆夜雪大作诘旦遂行
|
李纲 | 宋 | 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