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为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卢可自酇来同游灵溪石门双池等胜处某作六诗率张会川作 其三
|
李廌 | 宋 | 72 |
杨十三虞卿在希颜上人房纳凉余时在村舍归和诸公韵
|
李廌 | 宋 | 71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其一
|
李廌 | 宋 | 71 |
卢岩
|
李廌 | 宋 | 71 |
过昆阳城
|
李廌 | 宋 | 70 |
真君观
|
李廌 | 宋 | 70 |
田舍女
|
李廌 | 宋 | 70 |
文选楼
|
李廌 | 宋 | 70 |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 其二
|
李廌 | 宋 | 70 |
孔北海堂
|
李廌 | 宋 | 70 |
又过陈叔易隠居相拉同游超化寺诗
|
李廌 | 宋 | 69 |
和钱之道
|
李廌 | 宋 | 69 |
四逸台
|
李廌 | 宋 | 69 |
精思观崔道士授剑柏中剑常吼若雷
|
李廌 | 宋 | 69 |
华严庵
|
李廌 | 宋 | 69 |
有怀都下寒食
|
李廌 | 宋 | 69 |
和郑十三东斋言事二首 其一
|
李廌 | 宋 | 69 |
孟浩然故居
|
李廌 | 宋 | 69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一
|
李廌 | 宋 | 69 |
嵩顶六月芍药初发
|
李廌 | 宋 | 68 |
谢王生赠弓矢
|
李廌 | 宋 | 68 |
临溪桧
|
李廌 | 宋 | 68 |
答孔榘处度见赠
|
李廌 | 宋 | 68 |
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居怀道符
|
李廌 | 宋 | 68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九
|
李廌 | 宋 | 68 |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 其八
|
李廌 | 宋 | 68 |
嵩阳书院诗
|
李廌 | 宋 | 68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六
|
李廌 | 宋 | 67 |
王彦温多恕许惠叶县石方尊将以贮酒作诗取之
|
李廌 | 宋 | 67 |
过阎氏桥亭
|
李廌 | 宋 |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