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僞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着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註》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为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一、十二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秋夕二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201 |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200 |
步虚词二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200 |
题程烨程燧兄弟双桂书院
|
朱熹 | 宋 | 200 |
友人黄子衡欲之上庠以诗留行
|
朱熹 | 宋 | 200 |
督役城楼
|
朱熹 | 宋 | 200 |
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二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200 |
择之寄示深卿唱和乌石南湖佳句辄次元韵三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200 |
八月十七夜月
|
朱熹 | 宋 | 200 |
章岩
|
朱熹 | 宋 | 199 |
句 迎神三章二章四句一章五句 其三
|
朱熹 | 宋 | 199 |
句 送神三章章四句 其一
|
朱熹 | 宋 | 199 |
题谢少卿药园二首 其二
|
朱熹 | 宋 | 199 |
傅安道杨仪之二漕劝农有诗次韵二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199 |
山寺逢僧谈命
|
朱熹 | 宋 | 199 |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其二
|
朱熹 | 宋 | 199 |
次秀野韵题卧云庵
|
朱熹 | 宋 | 199 |
训蒙绝句 辞达而已二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199 |
和王晦叔寄德莹弟韵 其一
|
朱熹 | 宋 | 199 |
诵经
|
朱熹 | 宋 | 199 |
题景范庐
|
朱熹 | 宋 | 199 |
分宜晚泊江亭望南山之胜绝江往游将还而舟子不至择之刺船径渡呼之予与伯崇伫立以俟因得二绝 其二
|
朱熹 | 宋 | 199 |
方广圣灯次敬夫韵
|
朱熹 | 宋 | 199 |
杂记草木九首 其四
|
朱熹 | 宋 | 199 |
寄山中旧知七首 其七
|
朱熹 | 宋 | 199 |
自东湖至列岫得二小诗 其二
|
朱熹 | 宋 | 199 |
双髻峰
|
朱熹 | 宋 | 199 |
寿母生朝 其一
|
朱熹 | 宋 | 198 |
十五日再登祝融用台字韵
|
朱熹 | 宋 | 198 |
又和秀野二首 其一
|
朱熹 | 宋 | 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