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
刘长卿 | 唐 | 207 |
送侯御赴黔中充判官
|
刘长卿 | 唐 | 206 |
同姜氾水题裴司马东斋
|
刘长卿 | 唐 | 206 |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
刘长卿 | 唐 | 206 |
松江独宿
|
刘长卿 | 唐 | 206 |
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
刘长卿 | 唐 | 206 |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
刘长卿 | 唐 | 205 |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
刘长卿 | 唐 | 205 |
使还至菱陂驿渡浉水作
|
刘长卿 | 唐 | 205 |
龙门八咏 水西渡
|
刘长卿 | 唐 | 205 |
送沈少府之任淮南
|
刘长卿 | 唐 | 205 |
新安送陆[澧]归江阴
|
刘长卿 | 唐 | 205 |
步登夏口古城作
|
刘长卿 | 唐 | 205 |
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
|
刘长卿 | 唐 | 205 |
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
刘长卿 | 唐 | 204 |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
刘长卿 | 唐 | 204 |
齐一和尚影堂
|
刘长卿 | 唐 | 204 |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
|
刘长卿 | 唐 | 204 |
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
|
刘长卿 | 唐 | 204 |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
|
刘长卿 | 唐 | 204 |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
刘长卿 | 唐 | 203 |
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
|
刘长卿 | 唐 | 203 |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製文
|
刘长卿 | 唐 | 203 |
送严维赴河南充严中丞幕府
|
刘长卿 | 唐 | 203 |
清明日青龙寺上方
|
刘长卿 | 唐 | 203 |
相和歌辞 从军行六首 二
|
刘长卿 | 唐 | 203 |
送子壻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一
|
刘长卿 | 唐 | 203 |
谪官后卧病官舍简贺兰侍郎
|
刘长卿 | 唐 | 203 |
山鸜鹆歌
|
刘长卿 | 唐 | 202 |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
|
刘长卿 | 唐 | 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