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诗名 | 作者 | 朝代 | 热度 |
---|---|---|---|
使还七里濑上逢薛承规赴江西贬官
|
刘长卿 | 唐 | 195 |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
|
刘长卿 | 唐 | 193 |
送裴二十一
|
刘长卿 | 唐 | 193 |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疲马
|
刘长卿 | 唐 | 192 |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
刘长卿 | 唐 | 192 |
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李光宰
|
刘长卿 | 唐 | 192 |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
刘长卿 | 唐 | 191 |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
|
刘长卿 | 唐 | 191 |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
刘长卿 | 唐 | 191 |
哭张员外继
|
刘长卿 | 唐 | 191 |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
刘长卿 | 唐 | 190 |
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
|
刘长卿 | 唐 | 190 |
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
|
刘长卿 | 唐 | 190 |
送丘为赴上都
|
刘长卿 | 唐 | 190 |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
刘长卿 | 唐 | 190 |
酬屈突陜
|
刘长卿 | 唐 | 190 |
偶然作
|
刘长卿 | 唐 | 189 |
送李侍御贬郴州
|
刘长卿 | 唐 | 189 |
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
刘长卿 | 唐 | 189 |
闻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
|
刘长卿 | 唐 | 189 |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
|
刘长卿 | 唐 | 188 |
送严侍御充东畿观察判官
|
刘长卿 | 唐 | 188 |
寄万州崔使君
|
刘长卿 | 唐 | 188 |
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
|
刘长卿 | 唐 | 188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
刘长卿 | 唐 | 188 |
晚次苦竹馆却忆干越旧游
|
刘长卿 | 唐 | 187 |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
刘长卿 | 唐 | 187 |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
刘长卿 | 唐 | 187 |
送从弟贬袁州
|
刘长卿 | 唐 | 187 |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
|
刘长卿 | 唐 | 187 |